對于多跨連續梁橋,為簡化設計和施工,各墩臺可選用相等厚度的支座。當一聯中跨數較多時,上述作法并不可取。因為一聯橋長較長時,所選支座必然較厚。橋梁上部結構在承受汽車制動力時,支座越厚,則產生的縱橋向變形量也會越大,這就使梁體的下滑變位趨勢更加明顯,尤其當橋梁縱坡較大時,加上汽車沖擊震動的影響,梁體變位可能會超出橡膠支座允許的變形量,造成支座被剪壞。如支座老化較嚴重,這種大的梁體變位還可能造成支座永久性塑性變形,致使支座變形功能失效。大的梁體變位還會對橋梁伸縮縫產生更大的壓力。
為避免上述情形發生,可在一聯中居中的若干橋跨內選用較薄的橡膠支座,形成支座不等厚設計。這樣雖然會增加設計和施工的麻煩,但中跨薄支座相對起到了固定支座的作用,能有效地減少梁體下滑變位作用。對于高墩或大縱坡的梁式橋,最好能有2~3個墩與梁固結,以避免連續梁體下滑(實橋觀測表明,上述情形下不采取切實措施,梁體下滑不可避免)。
當然,在特殊情形下,還可以利用上述分析,有意加厚或減薄某些墩、臺上橡膠支座的厚度,以控制墩、臺水平力分配。
實例分析:某特大橋的引橋,上部結構為4-30米先簡支后連續預應力鋼筋砼小箱梁,采用薄壁墩,肋臺,鉆孔灌注樁基礎,引橋自成一聯,橋型圖如圖所示。汽車荷載采用公路I級,按最大升溫25°,最大降溫+砼收縮及徐變合計40°計算溫度力。一車道制動力Fk=165kn。采用彈性基礎-m法求得墩臺及基礎的抗彎剛度后,按墩臺與支座組合剛度進行水平力分配,結果如下表所示:
需要說明的是,由于3#墩和7#臺承受的溫度力大于最大支座摩阻力,四氟滑板支座將發生滑動,故汽車制動力將進行重分配,造成制動力全部由4、5、6#墩承擔,3#墩和7#臺分配到的制動力均為0。
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,作為中間墩的5#墩,承受的溫度力幾為0,如減薄5#墩上的支座厚度,可增大其組合剛度,從而分配到更多的制動力,為其它墩減負,使得各墩承擔的水平力更加均衡。故在任何橋長情況下,采用各墩臺支座不等厚設計均是經濟、合理的作法。